Leonard-Dirigent

《古斯塔夫.马勒-泰坦露锋芒,经典永传世!》

   我是一名高一的留学生,痴迷于古典音乐,尤其是马勒的作品,其影响对于我来说是难以形容的,所以我希望写一些文章,并将其整理为一个系列,来宣传马勒,表示我对马勒的致敬,并且让更多人了解他,尽管马勒在古典乐的圈子里,马勒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但是仍然有许多人们并不愿意去听他的作品,因为其作品真的太“长”了,莫名其妙的转变,震耳欲聋的音响,但我认为这个世界上大部分的人都有喜爱马勒的“潜质”,因为马勒曾对西贝柳斯说过:“交响曲就应该像宇宙一样, 包囊万物!”所以,我认为每个人多少都能从马勒的音乐中找到自己的影子,我相信每一次聆听马勒的音乐都是一次酣畅淋漓的体验。
  本文章的内容主要是关于奥地利作曲家,指挥家古斯塔夫.马勒(Gustav Mahler),而我将围绕着马勒的音乐,马勒的生平事迹,时代背景,Political Background(被和谐了)来给各位一一解读马勒。
  而现在正在看文章的您可能也知道马勒是谁,但我还是简单地给各位科普一下。
  古斯塔夫.马勒(1860 7.7-1911 5.18),出生于波西米亚的卡里什特(现捷克境内),是一位极其杰出的作曲家和指挥家,代表作品:《第二号交响曲》,《第八号交响曲》,《大地之歌》。而马勒的作品给人最直观的特征就是恢弘,悲伤,充满戏剧性,结构庞大。

   在那个年代,民族主义,Political Factors,宗教影响哲学思想和音乐交织在一起,再加上由维也纳著名乐评人爱德华.汉斯立克挑起的勃瓦之争(这里指勃拉姆斯和瓦格纳)愈演愈烈,形成了一种极其复杂的环境,使在弗朗茨.约瑟夫一世(Franz.Josef I)统治下的奥匈帝国变的十分热闹。而我们的主角-古斯塔夫.马勒出生在卡斯利克(现捷克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一个波西米亚小镇的一个犹太人,而当时捷克属于德国,所以其官方语言为德语;尽管捷克语并不是很受欢迎但由于民族主义的愈演愈烈,许多捷克民族主义者开始呼吁捷克的中产阶级人士学习捷克语,包括著名作曲家贝多伊齐.斯美塔那(Bedrich.Smetana),而伴随马勒成长的地方大部分为德语区,所以,这或许让马勒有了一种“奥地利人眼中的波西米亚人”的自我认定,甚至可能给马勒一种在异乡的外地人或者是外国人的感觉;后来马勒的异乡感似乎逐渐演变成“德国人眼中的奥地利人”。而后来马勒的“异乡感”似乎演变成了“德国人眼中的奥地利人”,可见那个时代的政治风云变化。甚至到了19世纪,奥地利和德国还没有明确的疆界分化。而在当时被称为“神圣的罗马帝国”的奥匈帝国,实质上是一个散乱的联邦制国家,在不同的时期,包含过德语地区,还先后包括捷克斯洛伐克,波兰,匈牙利,巴尔干半岛大部分地区,北意大利,甚至西班牙。而几个世纪以来,维也纳一直都是首都。

    在19世纪的上半叶,奥匈帝国境内的犹太人地位非常低下的,并受到控制。在1849年革命后犹太人更是遭到保守派的怀疑,犹太人被认为是“内奸”,不能享受与其他公民的相同的待遇。然而,在马勒出生的1860年来说,法律并不是非常严格,甚至可以说是比较松动的,当时奥匈帝国的统治者弗朗茨.约瑟夫并不是一位反犹主义者,他更像是希望犹太人能够融入到奥地利。所以,这样的形式对于马勒的父亲贝恩哈特.马勒(Bernhard.Mahler)来说,是相当地不错了。贝恩哈特早年是一个驱车四方的小商贩,非常喜欢阅读,当地人给予贝恩哈特一个十分可爱的外号-马车学徒。1857年,贝恩哈特来到在克里斯特亚租了一间小旅馆并迎娶了比他小十岁的玛丽.赫尔曼,其父亲是当地肥皂制造商亚伯拉罕.赫尔曼的二女儿。后因对犹太人居住权的法律松动,就带着玛丽和只有四个月大的古斯塔夫.马勒迁到了伊格劳,而贝恩哈特在此开了间酿酒厂,生意欣荣,迅速上升到了中产阶级,而马勒,其实算是家庭中的长子(共有是四个孩子,包括第一位早夭的孩子),因为第一个孩子在襁褓中就死去了。

  在第一篇文章中,我就大概说一下时代的背景,这也许会有一些无聊,但这无疑为今后各位了解马勒打下良好的基础,接下来的文章,我们的主人公古斯塔夫.马勒将会正式登场,谢谢各位的支持。(✺ω✺)


评论(9)

热度(4)